80年代的东海站,在职职工150多人,人数上属于"轻量级"单位,但却在学术研究和成果研制方面,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重量级"的成绩。仅1978-1985年,获国家、院部(委)和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的项目就有40项之多。其中761多波束渔用声呐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使用它曾一网捕鱼90万斤。
这么多科研成果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原来,自建站起,东海站就十分尊重科研人才,站领导大刀阔斧地改革放权,室主任手中不仅有经费,还有课题设置权,人员调配权,奖惩权……宽松的科研工作环境,大大激发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也锻炼出一批能干的专业人才。年纪轻轻就被晋升为研究员的向大威,就是东海站注重人才培养的一个例证。向大威二十来岁进站工作后,站领导就发现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果断地把他第一个派出国去学习深造。领导的信任和支持更激发了向大威发愤努力学习工作。归国后,他果然不负众望,工作上也频频奏捷。
老站长朱西与向大威同志交流谈心
另一名业务尖子许振夏,七九年作为"文革"后我国第一批赴英学者出国之前,老站长朱西和班子成员研究决定根据许振夏的一贯工作表现,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火速解决了他的入党问题。速度之快使不少人感到惊讶。一个非工农出身的高级知识分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入党,在当时"左倾"思潮尚未清除时期,实属不易。但当时的站领导认为,党的信任与关怀是需要以积极、具体的实际行动来体现的。许振夏也没有辜负站领导的期望,他带着新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英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高度赞扬。
许振夏研究员与国外专家交流
在那个朴实无华的年代,站领导会亲自为青年修改论文,为他们的成绩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宣传,为他们争取出国深造的机会,为他们奔忙提职加薪,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有这样关心人才、尊重人才的"伯乐",又有哪一位科研人员不愿为自己的事业倾注全部的心血呢?
1984年,深地层剖面仪研制组海试凯旋归来,站领导冯绍松(前排左3)、于国治(前排左2)、向大威(前排左1)到码头迎接
到了90年代,东海站更是抓住了国家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历史机遇,各种体系证书也相继获得,发展也在"科学的春天"里步入了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