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概况
    • 单位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咨询机构
    • 科研部门
    • 职能部门
    • 支撑部门
  • 科研成果
    • 获奖
    • 论文
    • 软著
    • 专利
  • 人才队伍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青促会会员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简介
    • 招生信息
    • 教育动态
  • 党群文化
    • 党建动态
    • 群团工作
  • 产品展示
    • 水声设备
    • 超声检测
    • 工业超声
    • 医疗超声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视频
    • 科技期刊
  • 实验基地
    • 实验基地简介
  • 新闻中心
    • 重要新闻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科研学术
    • 人才招聘
    • 媒体扫描
  • 专题专栏
    • 党纪学习教育专栏
    • 其他专题专栏
  • 图书馆
    • 动态消息
    • 文献资源
    • 文献传递系统
    • 友情链接
邮箱  /  ARP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单位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咨询机构
    • 科研部门
    • 职能部门
    • 支撑部门
  • 科研成果
    • 获奖
    • 论文
    • 软著
    • 专利
  • 人才队伍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青促会会员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简介
    • 招生信息
    • 教育动态
  • 党群文化
    • 党建动态
    • 群团工作
  • 产品展示
    • 水声设备
    • 超声检测
    • 工业超声
    • 医疗超声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视频
    • 科技期刊
  • 实验基地
    • 实验基地简介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研学术
  • 科研学术

    东海留声—60年站史回顾(上)

    发布时间:2020-08-06【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上世纪五十年代,根据中国声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建议书,我国水声事业奠基人,声学所第一任所长汪德昭院士在东海之滨的上海画了一个圈。
    1960年7月22日,在上海市绍兴路74号那个稍显拥挤的院子,一个以发展我国国防水声事业为使命,以海上水声实验为主的中国科学院东海研究站诞生了。
    70年代,刚建立不久的东海站,归属几经变动,幸得先贤拓荒存远志——创业者们运用智慧和力量战胜种种困难,先后完成了一系列声呐的研制,结束了我国声呐仿制的历史,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声呐的先河。一时之间,"三只慧眼"——超声医用诊断仪、浅地层剖面仪、多波束渔用声纳,成了东海站历久弥新的亮丽名片。

    "三只慧眼"之STS超声医用诊断仪

    "三只慧眼"之GPY浅地层剖面仪

    "三只慧眼"之多波束渔用声纳

    当时我国声学领域最早的拓荒者队伍"四大金刚"-——张仁和、向大威、许振夏、张叔英,迅速成为了声学界颇具威望的专家教授。其中张仁和先生更是于1991年获评中科院院士。
    到了80年代,我们成了上海市科技系统人均获奖率最高的科研单位。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沪ICP备17018858号-1
    地址:上海市嘉定工业区新徕路399号 邮政编码:201815
    传真:021-64174106 电话:021-67084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