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概况
    • 单位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咨询机构
    • 科研部门
    • 职能部门
    • 支撑部门
  • 科研成果
    • 获奖
    • 论文
    • 软著
    • 专利
  • 人才队伍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青促会会员
  • 研究生教育
    • 硕士生导师
    • 博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教育动态
  • 党群文化
    • 党建动态
    • 群团工作
  • 产品展示
    • 水声设备
    • 超声检测
    • 工业超声
    • 医疗超声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视频
    • 科技期刊
  • 实验基地
    • 实验基地简介
  • 新闻中心
    • 重要新闻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科研学术
    • 人才招聘
    • 媒体扫描
  • 专题专栏
    • 弘扬科学家精神专栏
    • 纪法小课专栏
    • 党纪学习教育专栏
    • 其他专题专栏
  • 图书馆
    • 动态消息
    • 文献资源
    • 文献传递系统
    • 友情链接
邮箱  /  ARP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单位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咨询机构
    • 科研部门
    • 职能部门
    • 支撑部门
  • 科研成果
    • 获奖
    • 论文
    • 软著
    • 专利
  • 人才队伍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青促会会员
  • 研究生教育
    • 硕士生导师
    • 博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教育动态
  • 党群文化
    • 党建动态
    • 群团工作
  • 产品展示
    • 水声设备
    • 超声检测
    • 工业超声
    • 医疗超声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视频
    • 科技期刊
  • 实验基地
    • 实验基地简介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研学术
  • 科研学术

    海洋声学技术与水下考古交叉论坛近日在沪召开

    发布时间:2015-12-07【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承办的第八十期交叉学科论坛——"海洋声学技术与水下考古交叉研究"于2015年11月18日在上海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召开。

    交叉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张仁和院士,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胡长青研究员担任共同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章文俊主任,中国国家博物馆杨林研究员、高华光馆员,西北工业大学杨益新教授,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潘国富研究员、苟诤慷高工,中国海洋大学王宁教授,上海海事大学时平教授,中船重工集团第726所李颂文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王润田研究员等50余位专家、学者和硕博士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张仁和院士代表大会致开幕词。他主要向与会专家介绍了论坛主旨、举办目的及中心议题等情况,并希望国内外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能加强合作,不断创新,为进一步探索"海底世界"发挥各方力量,实现优势互补,为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技术保障。

    张仁和院士、胡长青研究员主持论坛

      章文俊主任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交叉中心建设的科学家们表示感谢。同时,他就交叉中心的概况及论坛举办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

    章文俊主任致辞

      本次论坛大致分为三个方向,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等研究方向,集中进行了8个学术报告。参会人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为年轻科研骨干及研究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互动平台。

    特邀专家报告

      在水下考古推进方面,与会人员深入探讨沉船区域海底地貌、海底底质特性、海底底质类别等,为发现有价值的古代沉船,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促进了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同时增强了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在海洋声学研究方面,本次论坛开展了海底管线探测、高频单波束声呐、海底底质分类、侧扫声纳、声学地层剖面仪、传感器阵列超指向性研究工作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我国声学领域的技术发展。

      在海洋文化交流方面,以"一带一路"为方针政策,通过与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上海郑和研究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交流探讨,辅以合作和互访,宣传了丝路文化。本次论坛以海洋历史文化、中国水下考古现状、科技考古等主题展开讨论,了解历史背景的同时增进了各单位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在数据共享方面,通过本论坛,各单位共同针对沉船探测所获得的有关海洋数据资料进行深入探讨,为我国水下考古提供有力的线索,为将来各单位协同创新、共赢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衍生学科交叉探讨方面,本次论坛中,各单位以我国水下考古研究为主线,通过历史记载航线分析、探测设备应用研究、各海域海底地质数据统计分析等,使得各相关学科交叉融合。

    参会代表交流发言

      与会代表认为此次论坛对理清思路、明确重点意义很大。通过交流,为今后各单位开展水下考古的创新突破和技术开发储备了关键思路,为促进各单位声学装备技术攻关积累了实践经验,为推动我国海洋声学技术与水下考古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合影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沪ICP备17018858号-1
    地址:上海市嘉定工业区新徕路399号 邮政编码:201815
    传真:021-64174106 电话:021-67084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