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三清山漫游
11月5日——7日,正值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东海站工会组织职工74人前往江郎山,三清山,龙游石窟等地旅游,短短三日,行程满满,沿途风光秀美,我们已经迫不及待要与大家分享此行感受。
5日清晨,大家早早集合,坐车前往三日游的第一站—江郎山。经过5个多小时的车程,到了目的地,用过午餐,我们便踏上了上山的路。江郎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西南部,与福建、江西交界的山区,海拔824米,因三片巨石拔地而起,直插云霄,民间俗称“三爿石”,从远处望,成“川”字形。山上专用旅游车带我们穿过了“十八曲”盘山公路,我们便从开明禅寺边的山道拾阶而上,开明禅寺东方对面坐落的就是伟人峰。伟人指点江山,于是便有峰顶六大字:江山如此多娇。继续向上,穿过会仙岩后,我们进入了江郎山的“一线天”。“一线天”由郎峰和亚峰天然夹击而成,长有300多米,最窄处只有3.5米,最宽处也不足4米。两峰之间露出一个“一”字形天穹,偶尔有一两朵浮云在此停留,却又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由于天色渐晚,导游也提醒我们保留体力为第二天“三清山”奋斗,于是从“一线天”出来我们便开始下山,赶往“三清山”所在的玉山县。
6日的三清山之行是我们此次出游的重头戏。吃过早饭,从酒店出发,由于太阳还没完全出来,我们的车一路在雾气蒙蒙中前行,又有早先听过的许多关于三清山的传说,心中不由地把这些雾气与紫光仙气联系到一起。一个小时左右,随着导游的一声吆喝,三清山已展现在我们面前。不过此时山脚下排队乘缆车的已经人山人海,好在我们集体出行,大家有说有笑,又拍拍照,等待的时间也显得不那么漫长,几十分钟转眼过去,我们纷纷坐上缆车,上了索道,在空中便可将“巨蟒出山”的风景一览无遗。高达120余米的巨蟒,凌空探头,气势逼人。巨蟒下身被层层山峰镇住,据说是太上老君因见巨蟒欲加害一老妇,将身边竹简掷出,镇住巨蟒,救得生灵。而竹简转瞬化做山峰,形成“万笏朝天”的景观。
下得索道,我们开始徒步登山了。我们选的路线是从西海岸上去。西海栈道,全长4600余米,平均海拔高度为1600米,环山而筑,宛若一条玉带,缠在山腰。它一边紧贴山体,一边凌空天外,凿山筑梁,遇峡架桥,水泥铺路,平坦处有3000多米,人行其上,宛若空中漫步,鸟瞰千山竟秀,万壑峥嵘;视野开阔,心胸也为之豁然开朗,任凭风儿拂过,云雾亲吻,颇有一种仙气逼人的感觉。在此观看,陡峭的山峰间,苍松傲立,片片翠绿,在悬崖缝隙中一展风采。途中我们看到了三清山最具有神韵的一处景点:司春女神。站在栈道上,远眺女神,但见女神作沉思状,短发齐肩,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那山峰,都宛如一名忧郁的古代仕女,不禁感叹天工造物之奇迹,不愧为三清山十大绝景之首。
在将近三个小时的艰辛后我们终于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站在乾坤台,脚下是苍茫云海,头顶是万丈阳光,自己仿佛悬在了天地之间,整个三清山完全如一幅画卷。山峰层层重叠,远景似用毛笔渲出的水墨画,近景似用细工笔绘出的或是玉树或是栈道。下山路线我们选的是阳光海岸栈道,沿途又是处处惊喜,“求爱松”,“白头偕老”,“狐狸啃鸡”等等景点在导游的解说下更显得栩栩如生。五个多小时的栈道行游,我们回到了索道处.三清山的美景也因为艰苦而更显得不寻常与更难忘。
7日早上,我们早早收拾行囊,奔向此行最后一站:龙游石窟。“龙游石窟”位于浙江省龙游县境内的凤凰山。据导游介绍,在这块方圆不足半平方公里的土丘上分布了二十四个洞窟,每个洞窟的面积均在上千平米以上。我们从矩形洞口拾级而下,近乎垂直地走了约三十米才来到石窟底部。迫不及待地环顾四周,发现整个石窟像一个巨大的倒置漏斗,当中被三四根巨大的鱼尾形石柱支撑着,与洞顶浑然一体。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洞壁、洞顶和洞内石柱上都留有古人雕刻的神秘岩画,形态生动,引人遐思。此外洞窟的石壁上还布满了宽度均匀,从地面直达洞顶的阴纹,细密如鱼鳞,却鬼斧神工般找不到任何雕凿的痕迹。据考古学家测算,所有石窟是完全相互独立的,然而有些石窟间的隔墙居然只有五十公分,并保持此厚度达数十米远!真是不可思议,这些连今人都难以实现的工艺古人居然完成的如此精确。这也映证“入窟尽是探奇者,出穴全变猜谜人”那句话。
至此行程已全部结束,在返程车上大家依然意犹未尽。这次的三日游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大好的自然风光,增长了不少的人文知识,增进了职工的友好情谊,也促进了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日后的科研工作中,真的不虚此行。
附件下载: